管涛:中国经济的希望和机会在哪里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7-29 06:08:10

一图看懂丨北京昨新增本土32+48 社会面筛查发现6例91在线视频观看,

  未来五年是改革关键期,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从“大写意”变成“工笔画”“施工图”。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经济数据,二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7%,低于上季的5.3%,上半年累计同比增长5.0%。数据发布后,各方有很多评论。最近出去交流的时候,笔者经常被问到,困难和问题都已经听得很多了,能不能讲讲中国经济的希望和机会在哪里。本文拟就此做简要回答。

  事非经过不知难

  近期,“固本培元”一词引起了市场关注。事实上,早在3月5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介绍应对经济运行压力的两种思路时就表示,经过权衡比较,我们用了固本培元的办法,统筹稳增长和增后劲,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些措施既有利于当前,也有利于今后的发展。统计局在通报上半年经济数据时,有一个重要的评价是“成绩来之不易”。结合“固本培元”来理解这句话,将体会更深。

  第一,5%是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实现的。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日本和美国均因房地产市场调整,遭遇了经济和金融危机。我国保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数字转型,积极培育增长新动能,努力摆脱对房地产驱动的依赖。在房地产市场延续调整的背景下,2024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1%,剔除房地产投资后增长6.6%;全国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投资分别增长10.1%和11.7%,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2和7.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8%和8.7%,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8和2.7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外需回暖的基础。外需超预期回暖是上半年经济持续回升的一大亮点。一、二季度结束之前的“五连负”,对经济增长恢复正拉动,上半年累计拉动经济增长0.70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38个百分点,远超同期实际GDP增速同比回落0.50个百分点。外需好转受益于世界经济和贸易企稳回升,但更反映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稳固的地位。近年来,受“小院高墙”“脱钩断链”影响,关于中国产业外迁的传闻不绝于耳。但从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数据看,疫情大流行以来,中国商品进出口和双向跨境直接投资的市场份额总体走高。事实上,由于海外生产的良品率低、综合成本高、供货时间没保障等,一些厂家又回迁中国,有些订单也开始回流。富士康和苹果供应链回迁绝不会是个别案例。

  第三,基建投资加码推升国内经济增长动力。4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乘势而上,避免前紧后松,要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其中特别强调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二季度,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明显提速,推动了政府投资项目落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在6月份终结了月度“三连跌”,累计同比增长7.7%,环比提高1.0个百分点。加上制造业投资受益于外需回暖保持较快增长,二季度,资本形成拉动经济增长1.88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25个百分点,对当季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期,外需和消费的拉动作用分别环比回落0.14和1.75个百分点。

  第四,国内物价下行压力边际有所缓解。二季度,GDP平减指数同比下降0.64%,降幅环比回落0.69个百分点,为2023年二季度以来负值最低;上半年,GDP平减指数累计同比下降0.99%,降幅环比收敛0.34个百分点。实际上,高频数据早已现端倪。当季,虽然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延续同比负增长,但各月降幅连续收窄,6月份同比下降0.8%,降幅较3月份回落2.0个百分点。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续三个月微弱正增长,二季度平均同比上涨0.3%,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猪肉价格自4月起止跌反弹,6月份同比上涨18.1%。如果猪周期继续起作用的话,下半年CPI有望温和回升。叠加PPI同比降幅收窄,年内GDP平减指数同比转正、季度名义GDP增速再超实际增速也值得期待。

  第五,经济脉冲式恢复是疫后国际普遍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疫情冲击对接触性、聚集性的服务业生产和消费影响巨大。疫情解封后,随着人员往来逐步正常化,服务业快速复苏带动经济一波快速反弹。但之后,服务业复苏动能迅速衰减,又会拖累经济恢复。中国正在经历这样的情况。从生产法看,2024年二季度,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2.31个百分点,环比回落0.64个百分点,是当季经济同比增速回落的主要拖累(第一、二产业分别环比上升0.10和0.05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拉动经济增长2.63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03个百分点(第一、二产业分别同比回落0.01和上升0.55个百分点)。高频月度数据也释放了相同信号。上半年,服务业生产指数累计同比增长4.9%,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同比回落3.8个百分点。同期,服务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长7.5%,较2023年全年增速回落12.5个百分点;较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出3.8个百分点,但较2023年全年领先优势收敛12.8个百分点。

  坚定不移地稳增长

  刚刚闭幕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7月19日,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在出席新闻发布会时表示,下一步要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实现更为均衡、普惠、包容的发展,一靠政策给力,二靠改革发力。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牵引性、带动性强,是2024年扩内需的一出“重头戏”。据统计局介绍,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 策带动下,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4.8%;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0%,高于制造业投资0.5个百分点。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了相关设备生产较快增长,惠及多个重点行业。同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了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1%,同比加快2.1个百分点;狭义乘用车零售量增长3.3%,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增长33.1%

  7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统筹安排约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进一步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支持范围,提高补贴标准或贴息比例。这有助于疏通财政政策传导的卡点和堵点,加快政府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据市场机构估算,这大概可拉动下半年经济增长0.3~1.3个百分点。

  7月15日,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按兵不动,但22日央行意外宣布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同日下调1年期和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各10个基点,25日又下调1年期MLF利率20个基点。这释放了进一步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信号。25日,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大幅拉升,据说部分缘于市场憧憬央行连续降息,国内经济走强。目前,市场还在期待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稳增长的新信号。

  “固本培元”是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打好政策“组合拳”,改革自然不能缺席。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落实《决定》部署,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健全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机制;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财富积累机制,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决定》提出,到2029年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预计前述改革措施有不少将在近期落地。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赋能经济长期向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中全会就《决定》作说明时,指出了《决定》稿起草过程中重点把握的五点原则,其中一点是坚持问题导向,另一点是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4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肯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的同时,还指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国内大循环不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等。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迎接这些挑战,而《决定》给出了解决方案。

  例如,旧动能下降较快是当前经济运行承压的重要原因。《决定》提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此,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完善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还要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不仅要发展先进高端制造业,还要发展现代服务业。这短期内可以培育新动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中长期可以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尽可能长时间维持我国潜在经济增速在较高水平,保持经济较快成长、继续追赶的态势。

  再如,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决定》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为此,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前述改革有助于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进而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支持扩大国内需求。

  还如,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是当前重要工作,但治本之策还是要构建长效机制或发展新模式。《决定》提出,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这有助于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完善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决定》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理顺央地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加快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这有助于减轻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构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决定》还提出,要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机制,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这有助于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前述重大部署,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要慢慢消化、吃透精神。但是,再好的蓝图也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未来五年是改革关键期,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从“大写意”变成“工笔画”“施工图”。

  最后,套用股神巴菲特的话:不要怀疑中国的基本实力和经济韧性,不要做空中国。如果各项改革任务能够圆满完成,经济强则货币强,中长期人民币汇率强势有保障,强大的人民币有支撑;经济运行回归合理区间或潜在经济增速抬升,人民币利率自然会水涨船高;境内外投资在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更加协调后,也终将通过长期持有人民币金融资产,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红利。

  (作者系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何俊熹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