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欧美性爱源达投资策略:建议关注机构调研热度高且业绩表现较佳的公司

欧美性爱源达投资策略:建议关注机构调研热度高且业绩表现较佳的公司

2024-08-02 19:23:37 来源:欧美性爱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机构调研热门公司梳理

  来源:源达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机构调研热度高且业绩表现较佳的公司:

  1)乐鑫科技:公司是全球物联网Wi-Fi MCU芯片的头部设计公司,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信息,2022年全球出货量中公司居于首位。

  2)佐力药业:公司主要从事药用真菌乌灵和百令系列产品、中药饮片及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公司已形成药用真菌发酵制剂“乌灵胶囊+百令片”的双核驱动增长模式。

  4)澜起科技:公司是内存接口芯片领军企业,并和三星、海力士和美光等全球头部存储厂商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未来有望受益存储行业复苏。

  5)水晶光电:公司深耕光学领域二十多年,已构成具备长期增长力的多元化布局,有望受益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行业发展机遇。

  7)中控技术:公司是流程工业智能控制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军供应商。公司多项智能控制软件均在国内市场市占率保持多年第一。

  风险提示

  资本市场发生波动的风险、上市公司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

  一、机构调研热门公司梳理

  近30天机构调研数前二十的热门公司有澜起科技、水晶光电和乐鑫科技等,近7天机构调研数前二十的热门公司有乐鑫科技、迈瑞医疗和联影医疗等。上述公司中机构评级家数大于或等于10家的公司合计有26家。26家公司中有11家公司已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9家公司已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其中2024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出现正增长的公司有乐鑫科技、佐力药业、远兴能源、海大集团、九华旅游、拓邦股份、聚辰股份、澜起科技、水晶光电和兆驰股份等。

  二、重点公司机构调研公司摘录

  在上述梳理出的值得关注的重点公司中,我们摘录了其近期披露的部分机构调研公告信息供大家参考

  二、重点公司机构调研公司摘录

  在上述梳理出的值得关注的重点公司中,我们摘录了其近期披露的部分机构调研公告信息供大家参考:

  公告内容摘录:

  Q、6月单月的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比之前披露的4-5月平均数要低,原因是什么?

  A、季度报表会比非季度报表更多考虑一些计提事项,避免Q4集中计提,平滑对Q4的影响。

  Q、芯片和模组占比的变动趋势?

  A、模组占比从之前单季度最高占比66.6%下降至Q1的56.7%,但Q2略有回升至58.6%,整体来看芯片销售额的增长速度是高于模组的。一是手持小型化设备的快速增长,例如美容仪、电动牙刷等,由于体积小,因此主要使用芯片。另外,竞争格局改善,下游模组厂在拓展自身业务时,在更多客户项目上选用了乐鑫芯片,模组厂的产业链角色就是直接采购芯片用于生产模组,其业务拓展会拉动芯片销售。目前模组占比已经连续4个季度稳定在55%-60%区间,可能已达到新的平衡。

  Q、毛利率提升原因?

  A、本期原材料价格处于低位对我们的毛利率有提升作用。新客户不断增加,新客户先期毛利率会略高;刚才提到的芯片销售结构占比提升也拉高了毛利率。合并明栈科技后,也会进一步提升我们模组及开发套件销售类别的毛利率。由于影响毛利率因素较多,有些因素是短期的,有些因素是不可控的,从定价策略上来说我们没有变化,因此暂时先不上调毛利率指引,仍然维持40%目标。

  Q、是出于什么考虑,不上调指引?

  A、目前公司毛利率水平相较于行业水平有优势,可以支持公司持续研发投入,正向循环发展。但是我们需要综合考量产品价格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以及公司正向运营所需要的毛利率水平来制定综合毛利率目标,目前暂无上调计划。乐鑫的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产品系列非常多样化,新品正在逐步进入量产阶段。

  Q、对净利率是否有目标?

  A、Q1净利率为13.9%,Q2净利率为18.5%,净利率的提升主要是经营杠杆效应释放,我们的中期净利率目标是15-20%,目前已经达成。

  Q、RISC-V产品线增长对业绩的影响?

  A、主要是体现在销售费用-特许权使用费的节省上。半年度营收同比增长38%,特许权使用费同比增长28%。2023年上半年,特许权使用费占收入比重为1.45%,2024上半年下降至1.35%。

  Q、美国加征半导体关税的影响?

  A、乐鑫芯片极少直接出口美国地区,经过下游采购加工为终端整机成品后再进入美国就适用其他品类的关税了。乐鑫在业务上是直接对接全球各类品牌终端,这些终端客户会指定中间的制造商来进行采购,根据他们的安排,乐鑫将半导体产品销售给他们中国境内的代工厂,或者是他们在非中国区域的代工厂。关税可能会影响下游制造业在不同国家的分布,但最终会回到乐鑫来进行采购,这是芯片原厂的产业链位置优势。我们目前没有客户反馈因为加征半导体关税对业务有影响。

  Q、对于下游整机加征关税的预期影响?

  A、我们经销占3成,目前没有看到经销商有囤货迹象。7成的直销对应下游非常分散,他们的商业行为不具有一致性。再次重申,关税可能会影响下游制造业在不同国家的分布,但最终会回到乐鑫来进行采购。7月来看,境外增速高于境内增速,直接境外占比提升。这类业务肯定不是针对中国整机产品加关税的预期拉动,因为境外销售意味着下一道生产工序就在海外工厂。我们认为更多是由于下游数智化渗透率提升导致的业绩增长。

  Q、海内外销售增长的情况?

  A、先解释一下,我们的境外销售是真实销往海外工厂的部分,不是去香港转一圈再回境内的业务,之前投资人有这方面的误解。境内业务我们就直接人民币交易,境内交货。我们境内销售中包含大量制造成品后出海的客户。需求端目前主要还是海外拉动。Q1直接海外占比27.9%,Q2直接海外占比24.4%,从增速来看,Q2境内同比增长55%,环比增长44%;境外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21%。二季度增速境内更快。但7月目前是境外增速高于境内增速,直接境外占比开始提升。

  Q、复苏进展?需求是否可以持续?

  A、目前看7月是持续的。我们下游分散,不依赖单一客户,所以单个客户的周期性变动,或者单个客户是否做出囤货商业决策,对我们影响不大,我们判断是由于下游数智化渗透率提升导致的需求持续,有更多的产业自身成长影响会叠加进来,毕竟很多行业的数智化基数都很低。

  Q、能否看到下游某个领域的需求有明显提升?如何看到后续需求的持续性?

  A、我们不对下游应用领域进行拆分。我们深耕泛物联网行业,下游特征就是非常分散,个别领域的需求向下波动,会被其他个别领域上升弥补,因此细分应用领域的波动风险会被平滑。目前我们看到下游数智化渗透率进一步提高,新老客户业务均在增长。因此整体需求水平提升。

  Q、可否举例放量的小型设备的具体品类有哪些?是今年突然放量,还是一直持续放量但今年有比较大的变化?

  A、智能牙刷、美容仪、词典笔、手持医疗检测设备等,具体品类非常多样,符合泛IoT下游分散的特点。其实一直有很多客户在做,去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有出货。

  Q、后续新品上量节奏?

  A、我们现在的软件成熟度比较高,新品可以直接兼容现成的软件API。客户开发速度加快,从Wi-Fi4升级到Wi-Fi6,只需要替换硬件,目前在新品品类中的产品线预期明年会有显著收入贡献。

  Q、可以介绍一下ESP32-C61吗?

  A、ESP32-C61是一颗全新的单核Wi-Fi6+Bluetooth5(LE)SoC,在继承目前次新品类产品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显著优化了外设、强化了连接性能,并扩展了存储选项,将为用户设备带来更出色的物联网性能,满足更高要求的智能设备连接需求。

  Q、新品的差异?

  A、每个系列的产品都带有差异化竞争的特征,比如ESP32-C5是双频2.4&5GHzWi-Fi6SoC,性价比非常高,芯片面积小,性能具有优势。明年新品的主题则是低功耗,这对公司来说是一个新市场,市场很大。未来公司将会有更多低功耗的产品线发布,包括低功耗的WiFi、蓝牙等,策略依旧是把性价比做到最好。

  Q、ESP32-P4是首款不带连接功能的产品,如何看待与SoC原有玩家的竞争?

  A、ESP32-P4可以驱动屏幕和摄像头,和市场大多数只接入摄像头或只接入屏的产品相比有差异化,P4会去往这类市场。

  Q、M5Stack产品的毛利率水平高是因为开发板产品的特有属性还是M5Stack自身的特质?后续会如何带动公司进一步提升?

  A、M5Stack自身的毛利率是高的,但从财务数据来看,它整体的营收相对公司整体营收占比很小。我们收购M5Stack,更看中的是未来两家公司的协同效应。✓M5Stack是一家很有潜力的公司,包括其品牌影响力、毛利率和创意能力等。它可以帮助进一步延伸拓展我们在开发者端的品牌影响力。✓M5Stack在工业领域也有所渗透。单从芯片或模组的价值量来说,乐鑫在的产品形态在工业领域的占比是比较小的,但是M5Stack开发套件的完整形态拥有不错的价值量,将会成为乐鑫进入工业领域的合适入口。✓回到我们说的生态影响力,M5Stack的产品线中除了主控制器外,还搭配有大量其他硬件,可以提供非常完整的方案给用户用于原型机的设计和搭建。这个过程不仅加快了客户DesignIn的速度,并且可以帮助客户在自己的商业竞争中获得时间优势,加快推广产品,最终反哺到乐鑫芯片和模组业务的销售,形成商业闭环。

  Q、收购M5Stack是否有业绩对赌?

  A、没有。合并后,我们会加快软硬件研发协同,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Q、云平台的发展情况?和M5Stack有协同吗?

  A、ESPRainMaker一直在增长,是我们很重要的战略补充。现在我们的云产品也开始有方案商(ESPRainMaker优选集成商伙伴计划),共同推广给客户。云产品是可以直接推给客户的标准化产品,M5Stack的产品线在销售中需要云服务时,可以搭配ESPRainMaker产品一起销售。

  Q、拓展消费电子、网络设备等新市场的主打产品和现在有何不同?

  A、ESP32-C5产品加了5GWi-Fi6,会比较适合带视频流需求的产品,面向消费电子市场;后续推出的Wi-Fi6E产品线,去往网络通信市场。

  Q、库存相比一季度末有增加,是为了未来营收增长做准备吗?

  A、从战略角度看,公司应该多备货。我们的产品可以卖很久,一般承诺供货保证12年,今年由于发现经典款ESP8266(第11年)和ESP32(第9年)仍然很好卖,已决定延长供货保证至15年。公司的产品通用性强,积压风险低。因此公司会在供应链比较宽松的情况下为目前还在高增长期的次新品类备库存,而在新品放量时把产能留给新品。避免在供应链紧张时,自己产品之间抢产能。加库存是为未来营收增长做准备。

  Q、第一、二季度经营现金流都低于往常,是否因为公司在代工厂下了更多单?库存水平预期?

  A、从现流表补充资料可以看到,存货增长一亿多,应收账款增长一亿多,主要来自营收增长的拉动。我们对未来的营收比较乐观,因此有扩大备货库存,公司在扩张期,经营性现金流通常是负数。

  资料来源:Wind,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公告内容摘录:

  Q、乌灵胶囊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速快的原因?公司对乌灵胶囊下半年的销售有何展望?

  A、乌灵胶囊销售收入上半年增长较快的主要驱动因素还是和带量集采有关。2023年乌灵胶囊执行集采的地区只有北京和广东联盟共7个省份,今年上半年开始,江苏、福建、天津、广西、重庆、新疆等9个省份陆续执行集采,持续推动销量的增长。同时,公司在集采地区更换大包装规格,且患者日均用药成本明显下降,药品可及性更高,更有利于病人坚持服用,也有利于按疗程服用后出现良好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推动患者复购。展望下半年,从7月1日开始,内蒙古、陕西、吉林、河北、山西、江西、湖南等省份将陆续开始执行集采,所以乌灵胶囊通过在集采地区以价换量,实现销售增长继续延续。与此同时,国家卫健委对三级公立医院、二级公立医院的国家基药处方比例考核进一步细化,也更有利于国家基药产品在各级公立医院的销售;国家卫健委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有助于乌灵胶囊进一步的渠道下沉覆盖县级医疗机构。另外,乌灵胶囊的推广也从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状态已逐渐进入了“3.0版本”,即“健忘”这一适应症,让MCI患者通过早筛、早诊、早治的方式预防并通过单独或者联合使用乌灵胶囊治疗来预防或延缓AD的发生,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这也是一块潜力很大的市场和增长点。总体来说,公司对于乌灵胶囊在下半年的销售还是有信心的。

  Q、乌灵胶囊为何会进入这么多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

  A、公司从2014年就开始布局乌灵胶囊在学术方面的相关工作,目前已经进入69个临床指南、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及教材专著的推荐,主要原因一是在开发新的医院时,药品进入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数量是进院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二是在临床合理用药的过程中,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是很重要的循证医学证据,集聚了大量已经发表的临床文献作为支撑,医生认可度更高。从级别来看,指南高于共识,共识是几十个专家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指南对循证医学的证据级别要求会更高一些,需要很多大样本的临床数据作为支撑;三是随着乌灵胶囊市场份额的提升和专家对其临床价值的认知度提高,专家撰写指南共识时会更多将乌灵胶囊优先纳入;四是指南共识也和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学会等各个学会平台相关,乌灵胶囊的69个指南共识来自7-8个科室,大部分科室疾病都会伴随心理问题,心身同治的理念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关注度逐年提升,乌灵胶囊作为安全性高且疗效明确的中成药,会被很多指南共识首选推荐。

  Q、公司二季度销售费用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A、公司销售费用率下降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最主要的原因是二季度中药饮片销售收入大幅增加,造成销售结构发生变化,整体销售费用率环比一季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另外,公司对于销售费用是进行动态管理的,乌灵胶囊等随着集中带量采购的执行,销售费用率会逐渐下降,但是新产品的推广需要更多的销售费用投入来支持市场拓展,所以销售费用率根据产品结构有动态变化,但总体会比较稳定。

  Q、百令胶囊销售体系的搭建以及未来的销售目标?

  A、百令胶囊作为国内首个获批的同名同方药,我们也非常关切这个产品未来的成长,上半年公司已经完成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挂网工作,剩余3个省份还在跟进中,三季度我们会正式启动该产品的销售工作。公司将采取全模式、全渠道的销售模式,即自营和招商相结合,同时在医院端、OTC端和互联网端进行全渠道销售。友商百令胶囊的销售规模最大做到了30多亿,市场较为广阔,认可度很高,公司下半年的工作是做好各销售渠道的覆盖布局工作,为后续的增长打好基础。

  Q、中药饮片销售为何会导致应收账款增加?后期增速有何展望?

  A、随着人们对于中医药健康养生的需求增加,今年二季度乌梅汤等中药茶饮受到市场热捧,公司中药净制饮片在医院互联网端销售大幅增加,中药饮片系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明显,“中药茶饮”方的销售主要在二季度,应收账款都在账期内,所以应收账款增加较多。公司的中药饮片业务每年都有较为稳健的增长,随着中药饮片的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逐渐提升,和大型医院的合作越来越紧密,未来会继续深耕省内市场,进一步加强市场开拓,努力提高饮片在浙江省内的占有率。

  Q、乌灵胶囊目前的医院覆盖数量和单院销售提升情况?

  A、乌灵胶囊基于国家基本药物和带量集采中选的双重优势,医院端的开发还是保持比较快的增速,截至到今年6月底,医院覆盖数量大概是一万三千多家。同时,随着集采地区的医院更换大包装和科室的深耕开发,医院的单产也在不断提升。

  Q、公司对于实施股权激励的考虑?

  A、公司刚发布的回购方案资金总额2-3亿元,回购股份数量1000万股到1500万股,用于后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计划的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公司也正在认真研究,希望能够激励公司的管理层和优秀骨干人才,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让企业的发展和公司核心员工紧密绑定在一起,让员工享受到公司成长的果实,也能够促进公司长远健康发展。

  公告内容摘录:

  Q、工具板块订单能见度如何,下半年的季节性如何看?上半年家电、工具增速不错,短期业绩是否有下游渠道出于关税考虑提前备货?

  A、工具板块下游竞争格局稳定,公司在工具领域具备领先优势。下半年订单稳定可延续增长。受贸易战(关税)和海运影响,个别客户可能会有提前备部分库存,整体影响有限。公司从2023年四季度收入增长,到今年二季度增速比一季度更快,主要是行业回暖并恢复增长。

  Q、工具板块三季度预计是特定品类增长还是整体增长?

  A、目前公司给下游工具客户主要提供工业级及专业级的产品,包括园林工具和电动工具。客户端聚焦高成长客户;市场端专注专业级、成长性市场实现整体增长。

  Q、越南工厂的产品结构、利润率对比国内如何?未来会把国内的产能转到越南,提升海外产能吗?如果海外产能逐步提升,国内的产能利用率会降低,是否会砍掉国内产能?

  A、越南基地产品结构早期以工具为主,家电和新能源产品份额在提升。利润率比国内有优势。未来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在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扩产,以减少中美贸易摩擦及他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变化带来影响,海外产能未来2-3年还会有所提升。公司业务在持续增长,国内的产能利用率会得到充分利用,不会砍掉国内产能,但会聚焦和优化配置。

  Q、中国企业出海近年来比较受关注,很多传统行业过去2年依赖外需实现不错的业绩,拓邦和其它头部同行是去年四季度开始好起来,对需求差异、节奏差异怎么看,后续怎么展望?

  A、全球供应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从全球化转向多区域化发展。下游部分需求和产能从国内逐步转移到东南亚等海外地区。公司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二季度连续三个季度实现收入、利润的同比增长,受益于公司提前布局“出海”战略。未来这个趋势还会加快和加强,公司的优势有望进5一步扩大。

  Q、公司目前海外产能的布局情况,各基地的规划?假设未来海外基地也受加征关税影响,公司有什么应对措施?

  A、公司2023年海外基地收入占总收入比约15%,今年上半年海外基地实现收入超10亿元,占收入比重约20%。海外产能占比预期还会提升,会根据客户需求及贸易政策变化适当扩产,但不会全部转移到海外,近几年还会以国内为主。未来一方面根据客户策略和需求,配置产能,减少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另外也将加大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同时拓展新的市场和客户群体,分散关税风险。发达国家的各类生产要素成本要高于我们,加征的高额关税最终也会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成本,我们预计即使加征关税,也会分阶段或分地区的实施。从2018年贸易战以来,可以看到拓邦有了前瞻性的海外布局,整体受影响程度有限。

  Q、海外客户的降本需求每年/定期会要求降多少?我们有什么样的降本措施?

  A、在客户端定价方式一般有三种:1)稳定客户的成熟产品:一般年初招标,基于稳定的供应市场,定期会有小幅降价需求;供应紧张情况下,一般不会降价反而提价;2)特定的中标项目:单项议价;3)新产品:成本加成。公司有专业的供应链体系,会通过订单预期制定供应商的采购策略,利用公司的规模优势,分类、分项目实现降本传导。过去两年,由于供应市场不稳定,供应链管理绩效不明显,今年供应市场稳定、有序,公司的打造的供应体系有望逐步贡献管理红利。

  Q、公司从50亿到100亿,用了5年,什么时候可以到200亿?公司如何制定中长期目标?理想的毛利率水平是多少?如何提升?

  A、过去2年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增速放缓,2024年公司重启增6长,未来有望恢复增速,加速进程。公司会根据自身的能力,结合市场情况,寻找适合的机会点,制定中长期目标并配置组织和资源,组织会根据业务的特点进行适配。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理想的毛利率水平是30%+。未来将通过加大创新力度,提升产品价值,提效降本,关注规模效应等多途径提升公司的毛利率水平。

  Q、公司的产品线很多,如何聚焦竞争力?目前的考核周期是怎么样的?是否会坚持长周期的领域?

  A、聚焦的是技术,即“四电一网”的技术,而不是产品。产品的呈现方式会有多样性。目前拓展的几个业务板块,底层的能力是通用的,变化的是应用形态以及技术能力的拓展。考核周期和业务的难易程度以及发展时期相关,对于公司战略看好的方向,会坚持长周期投入,但会定期进行战术上的修正。

  Q、公司对比其他公司,有哪些核心竞争力?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A、主要有两点,“敏捷和创新”。我们的产品是部件,适配下游整机厂的需求。研发快、交付快能增强客户在市场端的竞争力。一个产品要成功,需要不断创新。创新充满变化,也是有风险的,需要有共同的理念和良好的配合,形成默契以后才有可能实现成功。从过去的发展来看,有大量的成功案例,让我们成为了客户的“伙伴”,实现共同成长。

  公告内容摘录:

  Q、DDR5世代,在当前的单台通用服务器中,公司可提供产品的价值量较DDR4世代有多大幅度提升?提升的原因有哪些?

  A、假设不考虑MRDIMM,DDR5世代,目前在单台通用服务器中,公司可提供的相关产品价值量大约是DDR4世代的2倍~3倍,推动其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DDR5世代单台通用服务器平均搭配内存模组的数量较DDR4世代有所提升,内存接口芯片需求量和内存模组数量呈线性相关;二是DDR5内存接口芯片的平均销售价格较DDR4内存接口芯片有较大幅度提升;三是DDR5世代公司还可以提供三种内存模组配套芯片(SPD、TS、PMIC)。

  Q、在一台主流AI服务器中,公司目前以及将来可以提供的产品有哪些?价值量有多大提升?

  A、AI服务器通常需要更高的算力、更大的内存、更高的带宽以及更快的传输,因此也需要更多的高速互连芯片。在当前主流AI服务器里,公司可提供的主要产品包括内存接口芯片、内存模组配套芯片、PCIeRetimer芯片等;随着MRDIMM及CXL内存扩展逐步在下游开始应用,公司在未来的AI服务器里,可提供的产品包括内存接口芯片(含RCD及高带宽内存接口芯片MRCD/MDB)、内存模组配套芯片、PCIeRetimer、MXC芯片等,无论是产品种类,还是产品价值量,均有大幅提升。

  Q、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内存接口芯片的迭代进度以及下半年的预期?

  A、随着DDR5下游渗透率提升且DDR5子代迭代持续推进,2024年上半年公司DDR5第二子代RCD芯片出货量已超过第一子代RCD芯片;公司的DDR5第三子代RCD芯片预计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规模出货。DDR5子代持续迭代有助于相关产品维系平均销售价格及毛利率。

  Q、公司PCIeRetimer芯片第二季度继续快速增长,如何看待PCIeRetimer未来的市场空间?公司目前该产品的市占率情况以及未来的趋势?

  A、PCIeRetimer芯片将在未来几年为公司贡献新的业绩增长点,增长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AI服务器需求增加。一台典型的配置8块GPU的主流AI服务器需要8颗或16颗PCIeRetimer芯片。未来,PCIeRetimer芯片的市场空间将随着AI服务器需求量的增加而持续扩大。2、市场份额提升。由于澜起自研该产品核心底层技术SerDesIP,因此在产品时延、信道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澜起科技的PCIeRetimer芯片正在获得越来越多客户及下游用户的认可,并持续导入下游用户的AI服务器采购新项目。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的PCIeRetimer芯片单季度出货量约为15万颗,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的PCIeRetimer芯片单季度出货量约为30万颗,目前公司在手订单稳定增长,成长态势良好。3、PCIe5.0生态逐步渗透。PCIeRetimer芯片是未来数据中心领域重要的互连芯片,可用于CPU与GPU、NVMeSSD、Riser卡等典型高速外设的互连。目前行业正在由PCIe4.0向PCIe5.0迁移,同时传输速率从PCIe4.0的16GT/s翻倍至PCIe5.0的32GT/S,未来需要用到PCIeRetimer芯片的场景会越来越多。目前,全球实现量产并出货PCIe5.0Retimer芯片的供应商主要是两家,公司的PCIeRetimer芯片第二季度出货量实现环比翻倍成长,市占率显著提升。

  Q、公司PCIe6.0Retimer芯片的研发计划和进展?

  A、公司预计于2024年完成PCIe6.0Retimer芯片工程样片的流片和样品制备,目前相关研发工作按计划推进。

  Q、MRCD/MDB芯片第二季度销售快速增长,请问该产品更大规模的上量预计在什么时候?公司在这个产品上有哪些优势?公司第二子代MRCD/MDB芯片的研发计划?

  A、目前,搭配澜起MRCD/MDB芯片的服务器高带宽内存模组已在境内外主流云计算/互联网厂商开始规模试用。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的MRCD/MDB芯片单季度销售额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第二季度销售额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根据公开信息,支持高带宽内存模组MCRDIMM的服务器CPU平台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度发布,随着相关平台在下游开始应用,将带动MRCD/MDB芯片需求的增长。由于一根MCRDIMM标配一颗MRCD及10颗MDB芯片,因此公司在该高带宽内存模组上可提供的芯片价值量较传统RDIMM显著增加,MRCD/MBD芯片将为公司带来新的成长空间。根据公开信息及客户反馈,目前全球可以提供DDR5第一子代MRCD/MDB芯片(支持速率为8800MT/S)的供应商为2家。澜起牵头制定MDB芯片国际标准,研发进度行业领先,产品的技术表现具有竞争优势。公司预计于2024年完成DDR5第二子代MRCD/MDB芯片工程样片的流片。

  Q、随着新型高带宽内存模组即将在下游开始应用,在AI服务器上是否对RDIMM和LPDDR这类主内存形成一定的技术优势?

  A、RDIMM和MRDIMM(部分CPU厂家支持的第一代产品也被称为MCRDIMM)都属于服务器DRAM内存模组,RDIMM具有大容量、可扩展等优势,是当前通用服务器及AI服务器主内存的主流方案;MRDIMM是一种更高带宽的服务器新型内存模组,目前尚未在下游规模应用。LPDDR目前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设备的主内存,并在部分服务器架构中作为主内存,三者在容量、带宽、可扩展等方面各有其特点。在某服务器CPU架构中,LPDDR5可支持的系统理论最高带宽较RDIMM略高,但其可支持的系统最大内存容量仅为RDIMM的1/8。MRDIMM的带宽显著高于LPDDR5,并且将保持其作为内存模组的可扩展性、大容量的优势。在人工智能时代,对服务器系统主内存的选择将愈加需要兼顾带宽和容量,由于MRDIMM同时具有高带宽和大容量的优势,且生态兼容性更好,预计在AI、高性能计算等领域有较大需求。因此,MRDIMM将在人工智能时代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AI服务器系统主内存的优选方案。

  Q、第二季度,CKD芯片的销售收入达到1000万元,请问CKD芯片什么时候更大规模上量?

  A、当DDR5数据速率达到6400MT/s及以上时,PC端的内存模组(如台式机的CUDIMM和笔记本电脑的CSODIMM)需采用专用的时钟驱动器芯片(CKD)。由于AIPC需要更高带宽的内存提升整体运算性能,如AIPC应用加速,或将进一步提升对更高速率DDR5内存的需求,从而加快客户端新PC平台及CKD芯片未来的上量节奏和整体需求量,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该产业趋势。公司于今年4月在业界率先试产CKD芯片,该产品已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规模出货,单季度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目前主要是相关内存模组厂商的备货需求,根据公开信息,支持DDR5-6400内存模组的客户端CPU平台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CKD芯片将跟随相关CPU平台的上市而逐步上量,预计将于明年实现更大规模出货。公司在该领域研发领先,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

  Q、在内存池化领域,大概需要多少颗MXC芯片?

  A、目前根据部分厂商推出的内存池化相关原型机,一台用于内存池化的服务器可以配16颗MXC,可以为多个计算节点提供内存池服务。

  Q、从产业的角度来看,CAMM模组有望取代LPDDR,成为桌面端内存新的主流解决方案,请对公司相关产品会有哪些影响?

  A、据公开信息,CAMM(compressionattachedmemorymodule,压缩附加内存模组),是一种新型的内存模组,目前主要规划用于笔记本电脑,该新型内存模组对相关芯片的影响如下:第一,现有笔记本电脑的内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SODIMM内存模组,DDR5SODIMM需要一颗SPD芯片和一颗PMIC芯片;一种是直焊式LPDDR,其直接焊接在主板上,不需要SPD芯片和PMIC芯片。CAMM是模组形式,需要搭配一颗SPD芯片和一颗PMIC芯片,如果未来CAMM广泛用于笔记本电脑,将增加对SPD芯片和PMIC芯片的需求。第二,CAMM按照存储介质分为两种:一种使用DDR5DRAM,另一种使用LPDDR5。其中针对使用DDR5DRAM的CAMM,当数据速率达到6400MT/S及以上时,也可能会需要CKD芯片,将增加对CKD芯片的市场需求。

  Q、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预计的互连类芯片产品线毛利率已经提升到63%~64%,相较于第一季度的60.93%环比进一步提升,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个产品线未来的毛利率趋势如何预估?

  A、由于较高毛利率的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AI高性能运力芯片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提升,推动公司互连类芯片毛利率在第二季度提升至63%-64%。随着公司可销售的互连类芯片产品越来越多,互连类芯片产品线毛利率更多体现了多款产品的综合毛利率水平,与公司当期销售的产品结构相关。根据毛利率水平,相关产品分两大类:1、相比互连类芯片产品线毛利率,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AI高性能运力芯片新产品(MRCD/MDB、PCIeRetimer、CKD、MXC)的毛利率水平更高;2、DDR4内存接口芯片已进入产品生命周期后期,部分内存模组配套芯片是公司与合作伙伴合作研发的,需要分享一定的产品毛利,因此相关产品毛利率相对较低。随着DDR5渗透率持续提升及AI高性能运力芯片新产品规模出货带来的收入占比提升,互连类芯片产品线毛利率水平未来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

  公告内容摘录:

  Q、请问北美大客户在光学是否会持续升级,公司为大客户配套的产品品类和份额是否还有提升的可能性?

  A、过去北美大客户一直是水晶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合作上有以下几点值得各位投资者朋友关注:第一,涂覆滤片产品,北美大客户在过去已经完成前摄后摄的全升级,国产化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公司已经获取直接大客户合作的机会,实现供应链的突破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方案,成长空间值得展望;第二,四重反射棱镜产品我们已经看到24年机型的下沉,相信这款新产品未来将持续为我们带来较好的业绩支撑;第三,薄膜光学面板,公司将继续保持竞争力,作为未来重要的业务基石,通过降本增效保持稳定增长;第四,AI引进、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感知一定会为光学带来更多需求,相信人工智能会带来更多光学升级的想象空间。

  Q、在反射光波导方案大批量量产中,是否还会有竞争力的对手?

  A、首先AI大模型推动了AR产业的发展,相信是大家的共识。全球的科技巨头全方位投入硬件升级,硬件会迅速成熟,AR眼镜作为AI最佳的载体可能从智能手机的伴侣逐步到畅想的替代智能手机的场景。现在智能手机市场十多亿部的市场量级,而AR眼镜的市场需求发展到十亿量级一定需要时间。在这样的市场体量下,我们认为很大可能是会多种技术路线并行或者串行,我们也很乐意看到友商共同成长。水晶的核心优势一直是大规模量产制造,而反射光波导高性价比、大规模的全球性的量产难题我们希望在1-2年能够得到突破。当然衍射光波导的布局我们也进行了很多年,我们会继续沉淀。除此以外,在AR眼镜时代除了价值量很高的波导片,也要用到大量的手机上的传感元件,在元宇宙光学领域,手机元器件的平移应用会顺畅地启动。因此AR眼镜时代水晶已取得很好的战略卡位,无论反射光波导还是衍射光波导水晶都会保持持续关注。

  Q、二季度公司微棱镜业务增长是源于客户提前备货还是自身份额的提升?

  A、去年开始微棱镜产品开始量产,但是量产节奏较晚,今年供应链已经成熟,量产提前,因此微棱镜业务在二季度的销售中就有体现。在份额上公司一直是微棱镜 的第一大供应商,今年份额也会有所提升。

  Q、对于微棱镜技术,请问未来大客户技术的确定性如何?是否有升级的可能性?

  A、大客户对微棱镜规划非常充分,现在量产的产品也是在几年前就已经在配合客户开发,后续的技术路径也已经在规划。微棱镜可以实现远距离拍摄的清晰成像,但是产品的性能还有持续优化和迭代的空间,目前可以看到25年不会有很大的变化,未来几年还需要持续跟进。产品的优化和迭代对技术开发能力要求非常高,可能有非常大的挑战,但是相信未来在技术迭代上我们能够跟上并承担大批量量产。对于安卓的潜望式棱镜我们也将保持持续关注。

  Q、请问关于光波导公司是否有可能除了制造和代工,向解决方案延伸?

  A、水晶在光波导的研究从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制造商。事实上水晶在光机设计和光学设计有全套经验的,2009年我们就通过光机的代工切入AR领域,到现在我们有能力做光机,更有能力做光波导。但是我们认为反射光波导要成为未来的主流技术,它的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的量产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这个难题必须先解决,但是在解决这个的同时,事实上在对材料、设计、光机以及整个光学系统设计水晶从没有停止,只不过当前要先把量产的难题解决。事实上我们对反射、衍射的研究是全方位的。

  Q、请问公司车载业务对海外市场的定位如何?公司怎么看AR-HUD后续技术路线的迭代升级?

  A、水晶进入车载业务领域仅仅3年时间,但是我们成长很快。水晶做AR-HUD的初衷做更高层次的技术,并在AR-HUD的基础上降维打击做W-HUD,这是我们的底层思考。我们认为AR-HUD将会成为汽车的标配,车载业务成长为水晶AR大格局的分支。因此对于海外客户的开拓我们非常重视。前两周我们也被邀请到海外客户的全球供应商大会,上千家供应商只有50家被邀请,全球供应商中只有15名被提及,这之中就有我们水晶。和客户接触短短一年时间就取得客户的高度认可,是由于水晶在品牌、服务、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我们也得到了德国、日本等大客户的邀请,参与他们的竞标。但是汽车领域和消费电子不一样,项目转定点的确需要时间,大家可以对车载业务的进展保持持续关注。对于技术路径,目前还是以TFT方案为主,但是未来LCOS等高端方案的AR-HUD我们都会参与其中。对于技术路径的升级,我们要解决客户几个痛点,比如尺寸限制、3D效果等等,这些在未来技术升级上都已经有所规划。总结一下,对于车载业务我们的结构进一步优化,包括我们的客户结构和技术结构。当前车载国内市场内卷,但是我们依然对车载业务的长远发展具备信心,对供应链降本具备信心,并且对HUD渗透率的提升保持信心。

  Q、请问公司近两年的资本开支情况?5%-6%的研发费用率能否支撑公司的研发需求?

  A、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已经披露,公司扣非净利润增速远大于净利润增长,主要是消费电子产业链正在复苏,成长趋势明显。去年全年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大概为8%左右,高于往年的平均水平,主要是由于微棱镜项目的研发投入。到今年一季度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大约为6%,回复了较为正常的水平。今年在降本增效大基调下,我们研发费用率控制在5%-6%,但是对重点项目依旧保持饱和投入,特别是在一号工程上的投入。但是对公司存量的传统业务,通过内部挖掘,我们对存量业务的投入相对是比较克制的。所以总体来讲,我们的研发费用和资本性开支,我们要科学控制投入比例,但是总体预算上有所控制。

  Q、请问光波导的量产是否有往海外企业转移的风险?

  A、水晶作为中国企业,在大批量量产能力上是有非常大的强有力优势的,而反射光波导的卡脖子难题就是大规模、高性价比、低成本的量产性,当然全世界的公司都会共同参与解决这个难题,但是我们认为我们的技术沉淀和战略卡位都具备较好的优势。

  Q、请问公司如何看待塑料棱镜的布局和竞争力?

  A、关于塑料棱镜的问题,首先请各位投资者朋友们确认时间点,作为微棱镜的核心供应商,24、25年的方案是很清晰,将延续23年供应链的格局和方案。目前我们了解到塑料棱镜的进展还在开发阶段,量产仍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即使在顺利的情况,从研发到量产也要若干年时间。玻璃方案在材料性能上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塑料棱镜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高端机种应用是具有非常高确定性的。塑料棱镜最大的优势就是降本,但是随着工艺进步和效率提升,玻璃微棱镜的成本也会快速下降,未来在价格上我们也会去支持大客户,那么塑料棱镜的吸引力会进一步降低。综合以上几点,我们认为塑料棱镜还非常遥远。

  公告内容摘录:

  Q、公司介绍2024年上半年经营情况

  A、【营收】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0.1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28.32%;其中,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3.78亿元;第二季度预计实现营收16.3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24.51%,环比增长约18.81%。第二季度公司的销售收入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前高是2022Q2:16.26亿),公司开启新一轮增长的趋势明显。

  【净利润及股份支付】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62亿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约95.98%。其中,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28亿元,第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预计2.34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51.97%,环比增长约83.82%。2024年上半年因股权激励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0.66亿元左右,对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的影响0.69亿元左右(已考虑相关税费影响)。剔除上述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31亿元左右。

  Q、二季度各产品结构;以及各产品的国内/海外结构

  A、从2024Q2的营收占比来看,收入占比排第一位的是T系列,然后依次是S系列、A系列、W系列和V系列。目前各产品线的海外收入占比均高于国内收入占比。

  Q、二季度产品价格/毛利率稳定性如何

  A、公司价格体系稳健。2024Q2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环比均提升。目前产品价格体系、分产品线毛利率都是稳态的,毛利率随产品销售结构变化而波动。另一方面,公司确定今年为运营效率提升年,聚焦产品运营的全流程、全链条,深入挖掘效率提升的潜力,依托公司当前的规模优势,确定了一系列运营效率提升行动项,随着这些行动项改进效果的逐步体现,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将会进一步提升。

  Q、二季度费用情况如何,对全年研发费用指引。

  A、2024年上半年公司发生研发费用6.74亿元左右,其中第一季度3.28亿,第二季度约3.46亿左右。全年度研发费用预计增长率为15%-25%。

  Q、公司新产品进展如何?

  A、近期,公司新产品的市场表现持续向好:

  (1)【6nm】:公司基于新一代ARMV9架构和自主研发边缘AI能力的6nm商用芯片,上一季度Q1已流片成功,Q2进一步新的进展是已获得首批的商用订单;

  (2)【Wi-Fi】:W系列的Wi-Fi6首款产品上市之后,迅速获得了市场认可,订单快速增长。第二季度W系列产品出货量占公司第二季度整体出货量超过8%,并且随着W系列产品的快速迭代,系列化产品的上市,其销售速度还将进一步提升;

  (3)【8K】:公司的8K芯片在国内运营商的首次商用批量招标中表现优异,本次采用公司芯片方案的厂家获得100%份额。

  Q、电信招标情况如何?公司多少份额?8K需求量有多少?

  据公开信息显示,本次集采8K机顶盒的规模超过50万台,虽然整体占比不高,但这是运营商在集团层面的首次集采,8K的规模商用,说明网络、终端、平台和应用等都已做好承载8K业务的准备,国内的视频应用领域已经正式迈入8K时代,公司产品在本次电信4K和8K招标中的份额,再次证明了公司在音视频领域的长期技术积累和产品竞争力,获得了市场和客户的广泛认可。

  Q、公司库存情况如何?

  A、2024Q1: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存货金额12.30亿元。这其中,在产品占多数,其次是库存商品,还有少部分原材料。该等库存商品中,绝大多数账龄小于6个月。存货周转天数123天。

  2024Q2:截至2024年6月30日,随着公司销售规模扩大,存货金额略有提升。这其中,在产品占多数,其次是库存商品,还有少部分原材料。该等库存商品中,绝大多数账龄小于6个月。存货周转天数较Q1进一步下降。当前存货周转天数是过往6个季度最低值。

  从销售规模、库存金额、库存结构、库存账龄、周转天数等多角度综合来看,公司的库存持续健康。

  Q、如何看待下半年TV需求,因为上半年存在赛事因素,市场整体需求比较好,公司下半年TV营收是否能保持增长?

  A、公司的T系列产品不断取得重要客户和市场突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70%。从TV市场的整体来看,上半年存在赛事因素,市场整体需求比较好,但是我们公司T系列芯片近几年来的增长,并不是建立在TV市场整体扩张的逻辑上,而是建立在产品竞争力提升,份额提升的逻辑,这个从近几年我们T系列增长的速度与TV整体市场的对比,可以得到印证,公司T系列增长的速度远远大于TV市场整体增长速度。从当前公司的展望来看,增长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Q、如何展望三季度和全年?

  A、随着全球消费电子整体市场的积极因素不断显现,公司积极销售策略和内部挖潜措施的持续发力,新产品的不断上市及销量不断扩大,新增市场不断开拓,公司经营还将继续保持积极增长。公司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及2024年全年营收将同比进一步增长,具体业绩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公告内容摘录:

  Q、了解到近期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战略投资了中控技术,双方也已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能否介绍下公司与浙资运营此次的战略投资情况?

  A、6月20日,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与中控技术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此前的6月3日,浙资运营已通过大宗交易方式战略投资中控技术94,155万元,持有中控技术2.8%的股份。双方本次战略合作旨在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双方将通过建立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产业链协同、新业务培育、资本运作等多个维度开启合作,加速公司新业务的孵化和研发,在AI大模型、高端自动控制技术、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深化布局,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持续赋能。随着此次战略合作的落地,中控技术有望在石化、化工、能源电力等核心业务领域迎来全面发展的新机遇。

  Q、对公司而言,此次与浙资运营的战略合作对公司未来发展有何战略意义和价值?

  A、借助此次战略合作,公司将与浙资运营在产业链协同、新业务培育、资本运作等多个维度开启合作,依托中控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行业积累,以及浙资运营的平台优势,共同推动中控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实现全面升级,加速推进各类创新型项目与潜力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将与浙资运营深度融合资源,从人才交流、项目研判、技术论证到场景应用开展全面协作,持续放大协同效应,共同塑造行业新生态,引领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时代迈进。双方将强化战略功能和优势互补,深刻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机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开辟新赛道、抢占新高地、塑造新优势。

  Q、自6月初公司新加坡全球新品发布会后,UCS和TPT两款新产品的后续发展情况?

  A、在新加坡发布会上,公司与超过二十家客户展开了深入交流。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和布局UCS系统的市场推广工作,下游客户已经开始试用,并已有标杆项目落地。UCS系统以全球率先提出的“云-网-端”极简架构,彻底颠覆了应用近50年的传统DCS技术架构,能够显著降低客户的初期投资,为用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公司计划在下半年对重点项目进行整体布局,在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不断得到验证,并利用反馈结果不断优化性能,为用户提供更优质可靠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TPT作为流程工业领域推出的首款AI大模型,将解决工业应用分散、数据应用碎片化等难题,实现工厂从原来的N个模型对应N个应用到现在由一个TPT模型为基座打造一个软件支撑多种应用场景的新模式,革新数据应用方式,驱动工业可持续发展。公司一方面运用TPT赋能过程自动化领域,实现PA层工业软件的重构,另一方面运用TPT赋能用户企业生产运行,推动行业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化迈进。

  A、近日,中控技术以第一名的佳绩成功中标中国石油2024年度DCS系统集中采购重新招标及中国石化2024年度DCS系统框架协议两大项目。至此,中控技术已连续两年位列中国石油DCS框架首位,连续四年蝉联中国石化DCS框架第一,再次彰显了公司在流程工业智能制造领域领先地位,同时也展示出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全球领先的石油公司对中控技术过硬的产品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的充分认可和信任。依托本次中标,中控技术将全面助力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进一步构建行业领先的“1+2+N”智能工厂,打造“AI+安全”“AI+质量”“AI+低碳”“AI+效益”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加速培育石油化工领域“新质生产力”,促进石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适应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助力客户成功。展望未来,中控技术将站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的前沿,携手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更多的行业伙伴,以战略协同的姿态,共同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能源生态体系,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与发展,推动全球能源行业的深度变革,为实现更加可持续、高效的能源利用贡献力量,开启智慧能源新时代的崭新篇章。

  资料来源:Wind,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编辑:陈珮吉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cmmrmed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pp下载v5.7.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