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英语老师没戴罩子捏了一节课海通证券荀玉根:A股3000点攻守道,赚钱效应来了吗?

英语老师没戴罩子捏了一节课海通证券荀玉根:A股3000点攻守道,赚钱效应来了吗?

  来源:财经早餐

  财经头条特邀荀玉根所长做客栏目分享2024年宏观策略领域的最新思考。【健谈Alpha】整理要点如下:

  1)市场不缺钱,提振信心关键是有赚钱效应。

  2)科创板并购牛能否开启,关键还是看盈利。

  3)不要太在意3000点,标的选择至关重要。

  4)预计房地产“L型”复苏,市场底观察量价表现。

  5)货币政策效果有限,更关注财 政政策发力刺激经济。

  3000点只是数字,内在演变更重要

  财经头条:您如何看待不同时期A股3000点的含义?

  荀玉根:3000点只是一个数字而已,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市场内在的变化、结构的变化、产业的演变。

  一方面虽然上证综指是在3000点左右,但是沪深300、万得全A、以及其他的指数,可能早就不在3000点位置附近了,不能刻舟求剑。

  另一方面要落实到具体的行业和上市公司,关注不同年代的3000点里有哪些产业和上市公司在快速增长。

  比如2007年的3000点,主要是金融、地产、煤炭、钢铁等传统的周期性行业;2015年的3000点,出现了很多“互联网+”、TMT公司;2019年到2020年的3000点,又出现了很多新能源公司。

  财经头条:科创板”发布后,会像2015年创业板一样开启并购牛市吗?

  荀玉根:前提是科创板的硬科技公司基本面出现变化。

  2012年底到2015年中,创业板走了两年半的大牛行情,主要因为创业板有一批公司业绩实现高增长,后期很多的并购、新的故事加持仍然都建立在前期基本面改善的基础上

  立足当下,科创板估值已经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又以电子为代表的硬科技企业占比较高,需要观察这些公司的业绩能不能先企稳恢复。有了这个基础之后,未来可能才会慢慢有新的催化剂加持

  财经头条:接下来更关注哪个市值规模区间?

  荀玉根:拉长时间来看,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市场,不同市值风格的机会都存在,只不过在不同的阶段,不同市值风格表现有差异,“各领风骚三五年”。

  做策略研究,把每种类型都做好,甚至把风格的切换都研究清楚,自然最好。但是做行业研究,其实没必要太去在意市值风格变化,关键是把你扎根的领域研究清楚。

  举个例子,比如追求高股息、高分红的红利策略,在10年乃至20年的中长期时间中收益率很好,但是在某一个两年里它收益率有可能很一般,大幅跑输市场,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从投资端来看,投资策略要考虑投资机构的资金属性。如果资金是追求稳定的、偏长期的回报,可以用红利策略来配置资产,因为久期比较长,红利策略是有效的;反之,如果资金不是那么长期,它追求短期的高收益,那么红利策略在某个阶段失效的时候,压力就会很大。

  投资没有标准答案,侧重哪类策略、偏好哪类市值风格,都需要和资金特点结合起来。

  财经头条:怎么看“耐心资本”和“量化基金”两者关系?

  荀玉根:从资金属性和行为模式来看,肯定有所不同,但是资本市场需要各类投资者,既需要偏中长期的耐心资本,也需要偏短期的量化资本。

  市场的定价想要更加合理、充分,需要各类投资者在一起交易产生一个结果,所以我认为“耐心资本”和“量化基金”并不矛盾,我们应该鼓励各种类型的投资者一起参与资本市场,只要他们遵守规则,合法合规地进行交易。

  财经头条:前段时间,沪深两市每日成交量从上万亿元逐渐缩量萎缩到不足6000亿元,市场真的缺钱吗?

  荀玉根:市场从来不缺钱,最缺的是信心,一旦市场有信心或者有赚钱效应了,钱自然而然会来。

  因为资本市场反映的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的预期,所以不但基本面要有改善,而且对未来基本面的改善也要有信心,股市才会表现更强一点。

  目前股市的表现说明投资者信心不足,但是人的情绪、信心总是周期波动,情绪低迷到一定程度之后,往往会有恢复,经济基本面同样如此。

  财经头条:现在市场情绪的低迷程度类似于A股历史上哪一段时期?

  荀玉根:类似于2013到2014年,当时上证综指在2000点左右挣扎徘徊,现在上证综指也在3000点挣扎徘徊。

  当时同样处在一个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期,大家对未来有点迷茫,然后市场机会慢慢出现了,再然后从结构性牛市演变成全面性牛市,这一次可能也要等待机会慢慢出现。

  经济数据有“温差”,刺激需求是关键

  财经头条:您怎么看上半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荀玉根: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一是冷热不均,二是曲折向前。

  冷热不均指的是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内部结构有差异,比如出口的数据相对较好,但是内需的数据相对偏弱;曲折向前指的是一季度经济数据相对好一点,但是二季度经济数据又相对弱一点。

  财经头条: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类似于国际上哪些国家的哪个阶段?

  荀玉根:中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在全球上找不到一个很好的参考样本。

  中国这么大经济体量、这么多人口的经济体,在人均GDP达到1.3万美元之后,未来怎么发展没有之前的样本可以参考,比如美国经济总量比我们高,但是人口比我们少很多;日本人口比我们少,国土面积也比我们小。

  中国能不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发达经济体,甚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实没有可借鉴的道路。

  所以我们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可以借鉴其它经济体成功的经验,但是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因为中国很多情况和它们不一样

  财经头条:今年以来国内多项宏观数据依旧亮眼,但是一些人在微观层面的感受却比较糟糕,“体感温差”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荀玉根:因为公布出来的数据是实际GDP,但是微观的消费者和企业与名义GDP更相关,实际GDP和名义GDP的倒挂造成了“体感温差”。

  实际GDP和名义GDP的差异主要是物价,目前物价存在一定下跌压力,我认为原因主要源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背后其实是经济结构转型期的阵痛。

  这种情景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在1998到2000年中国的名义GDP也低于实际GDP,当时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是——从1978到1998年,中国发展了20年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之后,产业一定程度上过剩了,然后引起价格下跌,新的需求又没有出现,新旧动能转换才不顺畅。

  当时我们首先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其次通过启动商品房改革和加入WTO,发掘新的增长点;最终实现中国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逐渐转向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在2000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速反而更快了。

  财经头条: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如果美联储货币政策发生转向,中国会有输入型通胀压力吗?

  荀玉根:首先虽然中国的物价水平和国际上的商品价格有很强的相关性,特别是全球化定价的大宗原材料商品,但是如果从CPI来讲,其实和国内的供需关系相关性反而更大一点。

  其次目前中国通胀压力并不大,整体看CPI很低,PPI甚至还是负的,所以不用太担心输入型通胀压力,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内需如何更快恢复。

  当然内需恢复后,物价水平也会有所上升,但那是温和的物价上涨,CPI大于2%的时候,要警惕通胀压力,目前还离得比较远。

  财经头条:有数据显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值超过了对欧美国家,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荀玉根:这是新的外部环境变化,我们要高度重视东盟和中东地区,寻找未来中国新的外循环的增长点。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这些地区能和我们优势互补,中东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缺少制造业,而中国的制造业全球占比30%,我们就可以加大制造业出口力度,或者在当地发展制造业;东盟十国的制造业则偏向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国的中高端制造业正好也可以和他们形成新的循环。

  从城镇化率、人口平均年龄等维度比较,现在的东盟十国发展阶段类似2007-2010年的中国,处在一个消费升级和工业化加速的阶段因此它对中国很多高端制造业的需求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所以这个市场我们要高度关注。

  财经头条:关于提振下半年的经济发展,哪些宏观政策值得期待?

  荀玉根:我更关注一些积极的财政政策,因为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比较宽松了,各项利率下调得比较充分,也有了充足的货币供应量,反而是财政政策有更大空间。

  目前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之和其实比2020年前还要低,这意味着政府有可作为的空间,能通过加大财政支出,刺激内需增长。

  房地产量先于价,有可能“L型”复苏

  财经头条:当下房地产市场政策底、情绪底、市场底哪个底来了?

  荀玉根:今年地产新政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地产政策转向积极宽松的信号,可以定性为政策底已经出现了。

  至于市场底和情绪底何时到来,如果以房价代表情绪底,房地产销售面积代表市场底,从历史数据来看,通常是量领先于价,也就是说房产销售面积将先止跌企稳,然后房价才逐渐企稳回升,所以可以先观察房地产销售面积能否止跌企稳。

  财经头条:房地产未来的走势是“L型”、 “”还是“U型”?

  荀玉根:从房地产的大周期来看,海通证券研究所通过对35个经济体共计48个样本的研究发现,房地产的调整基本上都是房价销售面积前3年持续下跌,跌完之后也很难快速回升,往往要两三年才能够慢慢稳住。

  所以中国未来房地产的走势,我更倾向于是“L型”复苏

  财经头条: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曾算过一笔账,中国已经建成并使用的住房面积超过500亿平方米,如果按50年折旧期计算,即每年产生10亿平方米的换房需求,再加上2亿平方米其他需求,那么12亿平方米住房交易量应该是底线。以近年交易量下跌的趋势来看,房地产市场可能会在2024年达到这一“底线”?

  荀玉根:房子不可能永远住下去,它总有使用寿命,从折旧的维度来讲,中国房地产销售面积也不可能掉到0。

  房地产本质是一个消费品,需要更新换代,只不过弹性很大。因为房屋产权是70年,我住了50年后,再住到第55年也可以。

  这样的住房弹性取决于收入状况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会根据经济数据动态变化,目前购房者的情绪普遍比较低迷,未来随着经济状况的逐渐好转,购房者的预期也会提高。

  周期思维看市场,“大底”构筑宜布局

  财经头条:市场一直热议,A股市场被海外牛市包围。这种情况何时能改变?

  荀玉根:虽然中国股市过去一、两年时间比全球其他的股票市场表现要弱一点,但是拉长时间到过去10年乃至20年,中国股市的回报率并不低。

  以股票型基金指数为例,从2004年到现在20年时间,年化涨幅是12.8%,收益率其实挺好的,只不过我们股市波动性较大,大涨大跌的情况比较普遍。

  我们要用周期的思维来看待市场,目前A股处在一个相对低迷的状态,但是在这种低迷的情绪下,市场其实也在孕育新的转机和变化。

  只是这个转机和变化它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瞬间,比如2005年上证综指在1000点的位置磨底磨了很久,折腾半年多,直到2006年春节之后才形成趋势性的上涨。

  对比历史来看,“大底”的构筑往往都需要时间,但是“大底”的构筑过程正是一个很好的布局期,我们应该要开始关注市场,对市场做深入的研究,因为“大底”一旦构筑好了之后,后面的机会比较丰厚。

  财经头条:这一轮黄金的走势,它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什么?

  荀玉根:本轮周期中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跟过去有点不太一样。通常黄金价格有三个影响变量——商品属性、货币属性和避险属性。

  商品属性指的是黄金作为贵金属,经济好的时候需求量会上升,从这个角度来看,黄金目前的商品属性其实是不强的,因为全球经济虽然有所恢复,但是谈不上有多繁荣。

  黄金的货币属性指的是和美元指数的负相关性,即美元走弱,黄金涨价,反之美元走强,黄金跌价。但是这一轮黄金的货币属性并不是这么简单,因为从国际储备来看,最近几年各个国家央行的黄金储备量都在慢慢上升,黄金和美元的负相关性反而在减弱,这是过去10多年都少见的现象。

  黄金的避险属性即“乱世买黄金”,经济动荡或者地缘政治不稳定的时候,大家会多储备一些黄金,从而刺激黄金价格上涨。

  总的来说,黄金的三个影响变量中有两个对黄金价格的影响偏正面,特别是货币属性的影响有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我们对黄金相对偏积极,认为黄金价格的上涨,可能不是一个短期脉冲,而是有可能会形成一定的趋势性。

  深耕投研十余载,“大而整”至“少而精”

  财经头条:深耕策略研究十余年,您对研究的感悟能划分成几个阶段?

  荀玉根:我觉得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前面的大概七、八年时间,是一个“上山”的阶段,追求研究内容的“大而整”;之后则是一个“下山”的阶段,追求研究质量的“少而精”。

  “大而整”指的是做研究时希望把所有问题都研究清楚,像一个练武的青年刚进入武林世界,不管少林、武当还是峨眉,每一个门派的武功秘籍都想学,以为这样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但实际上根本行不通,因为你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去把所有问题都研究透彻,只能去抓住影响市场、基本面的几个核心变量。

  所以在经历了“大而整”阶段之后,我发现研究大量的变量、要素,效果不一定好,反而应该化繁为简,去找到主要矛盾。

  从“大而整”到“少而精”,把次要的变量先放一放,把主要的变量研究透,把握清楚了研究的大方向,研究结论的准确度反而会更高一点。

  丨财经头条:今年以来,热点板块切换得非常频繁,对传统的策略研究框架有何冲击?

  荀玉根:市场从来不缺乏机会,熊市里也经常会有涨停的股票,但是没人能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因此面对热点板块的频繁切换,管理欲望其实比抓住机会要更重要。

  管理欲望指的是要认清自己的能力圈,做自己能力圈内的事情。

  投资是一场长跑,大部分时间很无趣,你只能等待机会,而且是你擅长领域中出现的机会,然后把握住机会,否则只能管理欲望。

  分析师逆势增长,蛋糕越小越要抢

  财经头条:一面是金融圈裁员、降薪,另一方面券商分析师岗逆势增长。如何理解这个现象?

  荀玉根:这是券商行业发生变化初期的一种现象,因为券商行业“今天”、“明天”很残酷,但是“后天”一定很美好。

  所以一些研究所要奋力一搏,因为行业整体的蛋糕将变小,你怎么样都要去抢这个份额。大家都想等到后天别人出局了,自己“剩者为王”,但问题是没有人主动缴械投降。

  因此海通证券最核心的就是把自己的内功练好、研究做扎实,只要研究质量够高,我相信能够度过艰难的今天和明天,迎来美好的后天。

  财经头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

  荀玉根: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一个大的宏观背景,那就是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对金融行业也有新的定位和要求。

  因为高质量的实体经济发展要求高质量的金融来做服务和支持,那么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就要从供给端来做文章,海通证券研究所提出了“三研、三化”的研究体系,以“投研、产研、政研”的研究业务体系为基础,通过研究的链条化、国际化、立体化,提升研究质量。

  财经头条:国外券商分析师往往越老越吃香,国内也是这个情况吗?

  荀玉根:目前还不是,因为中国的券商研究所做研究的时间还比较短,有些研究所只成立了十几年甚至十年以内,即使像海通证券研究所成立到现在也才31年,相比欧美成熟市场近百年的研究历史,时间还偏短。

  国内在研究发展初期的时候,内卷得比较厉害,国内的分析师写研究报告、和机构投资者交流路演的频次远远超过欧美的分析师,导致国内很多分析师年纪大了以后,体力跟不上,往往会选择转行去买方、上市公司或者证券公司内部转岗。

  但是长期来看,中国本土券商行业的研究所,也会慢慢向欧美成熟市场方向去演变。随着券商行业集中度提高,分析师更多地会从中长期角度做研究,此时经历过好几轮经济周期、产业周期的分析师,他的经历和历史的研究经验就很有价值,所以未来分析师有可能会成为终身职业,而且越老越吃香。

  财经头条:在券商研究领域,对年轻人择业有什么建议?

  荀玉根:首先我希望刚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一定是要真正热爱这个行业,因为研究需要坐“冷板凳”,通过时间的积累才能够产生成果。

  其次在选择研究方向的时候,最好还是能和自己的专业背景结合起来,比如医药、化工、电子这三个行业对研究员的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那么本科学过相关专业,然后研究生学的是金融专业,复合型背景在这几个行业中就比较受欢迎。

  最后不管选择哪一个行业,都要扎根下去,对这个行业有3到5年深入的研究,研究扎实之后,才会慢慢的产出成果。

责任编辑:郝欣煜

【编辑:王力依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cmmrmed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pp下载v5.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