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究洞察>《融合与传播》
试析互联网发展“下半场”规模经济范式的衰退与新可能
时间:2018-10-30分享到: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 喻国明教授

一、现有传播市场的规模经济的“窗口期”已经关闭


       由于传统媒介(如电视业)的市场危机日益加深,如有些上星台的收视率几近为零,因此现在有一种强烈的呼声,认为应该允许电视行业更大范围内的整合发展,即现在的省市县级电视台形成电视联盟之类。但这其实是不可行的。一方面,在中国传统媒体是处于行政化“条块分割”中的一个政治“旗子”,任何打破这种格局的跨地区的媒体合作必然会引起现行政治体制的强力反弹;另外一方面,从市场本身的角度看,规模经济夸张的最佳“窗口期”早已不再。如果我们10年或者20年以前用这种方式,或许对焕发电视事业的生产力、传播力会有很大的好处,但是今天未必。为什么呢?因为今天的经济形态已经不是以规模竞争作为获得价值、获得影响力、获得市场回报的主流手段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现有技术条件下市场的规模化红利已经被消耗,当BAT企业已经把市场瓜分殆尽时,电视再来启动规模经济,就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一旦如此规模经济效应就很难呈现出来,变成“规模不经济”。电视规模经济的窗口期已经过去了,想要从已经占有市场规模的巨头手中,甚至想要从兵强马壮、实力雄厚的寡头手中夺回市场,无异于虎口夺食。


       或许,集成经济或者是范围经济等新的模式,更适应传统电视发展。比如可以跟大的视频网站形成合作,可能比电视网这种单一的、同类的合作更有效果。现在大家都有几乎同样的经营困难,打个比方,我们都是落水的人,彼此之间互相抱连在一起,只会让下沉的速度更快。

二、“下半场”的实质是发展范式的转型,即从规模化发展向着集成经济、范围经济的方向转型,而其中关键性的支撑手段是大数据与智能化

       其实,即使对于BAT企业来说,未来也不可能按照规模经营的法则继续运作——现有技术条件下的规模市场已经做完了。首先,中国互联网的用户规模已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了;第二,用户接触互联网的时间也基本上到了一个平台期;第三,在现有的互联网应用架构之下,内容的数量也到了拥塞不已,没有太多发展空间了。也就是说,人群、时间、内容,按照规模发展的方式都已经不大行了,那怎么办?


       所谓互联网发展的上半场和下半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互联网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是网络化,意即马化腾所说“连接一切”的一个阶段,把人和人、人和物、人和信息、人和内容等等全都连接在一起,形成三大网络——内容网络、人机网络和物联网络。他们之间实现广泛的连接,这就是网络化的过程,实质就是规模化的过程。BAT企业之所以成长起来,就是他们在规模化方面占据了巨大的寡头优势,但是这种规模一旦达到增长极限,无论是三家企业还是其他的互联网企业都在探讨另外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做?所谓的互联网发展下半场转型问题,就是在网络化阶段完成后的数据化和智能化两个阶段。


       为什么要用数据和智能呢?这看似是技术发展的逻辑,但实际上是跟发展的方式和发展的重点关联在一起的。我们知道,网络化阶段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人和社会、人和环境、人和内容、人和物質财富之间的连接,但这种连接只是初步架构了人类生活,人类实践的基本框架。在这个框架内,线上和线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谓互联网下半场的含义,在我看来,未来的社会发展逐渐要把线下的生活与人的发展尽可能多的搬到线上来实现,即所有在现实生活当中能获得的功能、服务和需求,尽可能多的搬到线上来——要在线上还原、甚至超越社会生活的内容。


       这不是简单的连接。微信让我们可以连接、可以分享,但如果我们想握个手,就必须借助人工智能、人体传感等等。又如“接吻器”,两个恋人跨越大洋,想要感受一下对方,就通过接吻器。这个看起来有点可笑,实际上却反映了人类要把自己所有交往的细节和细腻的生活全部架构在互联网平台之上的愿望。网络化阶段只是实现了粗放的连接,下一步的发展一定是线下到线上的复制超越、创新超越的过程,也是网络人际关系加深、加细、加密、加厚的一个过程。这就是未来互联网发展下半场的实质。


       这就需要数据对每一个人、每一个局部、每一种分类进行数据性的定义、数据性的描述,再进行数据价值挖掘之后实现精确的匹配。在这个过程中,智能化一定是数据处理当中的主要助力器。数据化使我们所有的社会要素能够被激活、能够被连接、能够被组合整合的最重要的动力源,而智能化技术会使这个过程变得更有效率,更具备聪明的理解力、分析力。


三、新技术的社会本质是为人的社会实践释放了新的自由度:当一种技术成功地打开一个人们社会实践新领域的时候,这一领域就存在着规模化发展的前提和可能性


       当然,依赖新的技术发展实现新的人类实践领域的规模经济的成功机会永远是存在的。比如今日头条和快手。以快手为例,它利用了视频这样一种新的传播技术样态对于人们表达的自由度的释放。我们知道,过去互联网传播对于人的传播能力的释放都是建立在文字基础之上的传播,而文字表达能力实质上常常是精英分子才能享用的权利,因此在这种技术形态下,传播自由度的分布是严重畸形的。在微博上有研究表明,真正活跃的发贴者只占微博总数的5%以下。换句话说,即使在微博这样一个所谓“人人都是传播者”的发言平台上,由于文字表达的局限,也出现了某种意义上的“特权”垄断。


       快手则采用了几乎不需要任何文字与表达技巧的视频形式。当这一新的技术形式使表达的人群扩大到一个巨大的整体时,就出现了井喷式的规模效应,这其实是把表达权由文字到视频的转换扩大到了一个更为巨大的人群范围,用技术平台释放了这部分人社会表达的可能性。技术是什么?技术就是不断对于人类自由度的一种释放,这也是技术本身能够被社会应用的基本逻辑。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曾提出“高速管道列车”的概念。如果从北京到纽约一个小时就能到,那人们的整个生活版图、规律版图就变化了,这就是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度。


       当一种技术释放了自由度,而且这种自由度对于很多人来说,既新鲜、又符合某种社会与个人需求,这个领域就存在着规模化发展的前提和可能性。当然,如果一种技术只是在一个已有的市场中做提升,那可能未必会规模化发展——要看这个技术释放的自由度是从0到1,还是从1到2的,那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