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亚洲国产秘 入口蜜桃银行加码税贷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亚洲国产秘 入口蜜桃银行加码税贷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2024-07-27 03:06:11 来源:亚洲国产秘 入口蜜桃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 北京报道

  随着银税互动政策的实施,多家银行纷纷推出企业税贷产品,已发展成为中小微企业的主流融资方式之一。

  在此类业务中,银行、税务局、企业三方数据的互动互通,不仅提高了贷款审批的效率和准确性,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机会。

  “不过,税贷产品还面临一定的发展障碍。”上海经邑产业数智研究院副院长沈佳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由于企业税贷产品主要面向小微企业服务,在现有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下,出现风控成本偏高、利润偏低的情况,影响了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在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少小微企业的贷款出现逾期,也影响了银行的服务积极性。

  近2000家银行参与“银税互动”

  “银税互动”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国家税务总局相关人士表示,2023年,聚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深化拓展“银税互动”,进一步降低中小银行参与门槛,全年助力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892.8万笔,贷款金额2.84万亿元。

  “税贷产品现在比较普遍,是金融机构一种常见的企业贷款产品。在审批时,风控人员会基于企业的纳税记录判断企业的还款能力,并决定是否给予授信额度。结合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一般情况下无严重纳税违法,如偷税漏税等,且其他经营指标良好,才能通过金融机构审批。”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指出。

  沈佳庆指出,税贷是响应国家“银税互动”号召,强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多举措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而推出的一款融合了“互联网+税务+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型产品。通过“银税互动”,推动银行、税务、企业三方数据互联互通,企业可以以纳税信用记录和具体纳税额为依据,自助申请办理融资授信。

  税贷产品借助税收大数据,将企业的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可有效解决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王诗强告诉记者,纳税记录是判断企业是否真实经营的较好指标,银行在进行风险评估时主要依据缴税时间长短、缴税金额,并结合其他指标综 合判断。

  “税贷作为纯信用贷款,不需要抵押和担保,审批和放款较快,利息相对较低,受到小微企业的广泛欢迎。审批条件各银行略有差异,主要考量的方面一是看主体质量,即公司成立年限、所在地区、所属行业、负债率等;二是征信情况,即贷款分类正常,无逾期;三是最重要的纳税相关信息,即正常纳税年限与额度、纳税信用等级、纳税记录波动等。”沈佳庆说。

  从税贷业务的发展过程看,沈佳庆分析,2015年国家税务总局、原银监会即提出共享小微企业的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具体做法是由税务部门定期将辖内守信小微企业名单经当地银监部门发送给银行业金融机构,银行根据名单简化贷款流程,但无法直接提取企业纳税金额关键信息。到2017年,各方加大了信息共享的力度,允许税务部门可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企业纳税信息,并且鼓励将银税信息共享及相关业务办理线上化,使税贷业务得以快速覆盖至全国多地。2019年起,“银税互动”首次上升至国务院政策层面,税贷业务加速发展,受惠企业范围进一步扩大。尤其在疫情后,“银税互动”在助力小微企业解难纾困、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国办印发《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提出构建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银税互动”逐渐走上体系化、规范化发展道路。

  银行需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税贷在帮助企业融资方面的优势包括:业务门槛较低,无需抵质押物;授信额度较高,与企业客户纳税额相关;线上化办理,流程简便,服务快捷;采用循环额度,随借随用随还;利率相对较低,企业压力不大。”邵科指出,但税贷产品也面临一些现实挑战。

  记者采访了解到,风控成本、贷款周期短、产品可获性低是当前税贷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产品设计上,沈佳庆指出,大部分税贷授信、还款期限为一年,而很多小微企业又面临账期延长的问题。同时,以税定贷是用历史数据推测未来,一般适用于处于稳定经营状态的企业。小微企业的经营通常具有不稳定性,如果在次年出现纳税金额降低、纳税等级降低的现象,或者企业出现多头借贷、企业经营异常等问题,银行将没办法继续给予授信,出现断贷或抽贷。

  在产品可获性方面,王诗强分析:“依据缴税来决定企业获取融资会导致很多缴税较少的企业可能申请不到贷款,而这类企业可能更需要融资。相反,对于纳税大户,其现金流相对比较充足,可能并不需要融资。”

  在产品推广上,沈佳庆坦言,市场存在大量专业性不强的助贷公司及电销拓客人员,造成了众多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客户涌入,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

  兴业研究也指出,企业缴税数据的广泛应用也使得某些企业有动力通过伪造相关数据来骗取贷款,因而未来单纯依赖税务数据将无法独立支持银行完成企业授信与画像。

  那么,银行如何完善税贷产品的风控?邵科指出,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贷前风控依托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整合行内外数据信息渠道,全面收集企业纳税、发票、个人及企业征信、司法工商数据等相关信息,并结合线下开展一定程度的交叉核验,通过模型计算客户风险综合评分,核定授信额度、利率、期限等;另一方面,做实贷后监控,实时监控申请动支率,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及时调整授信额度,定期跟踪税票、征信等数据变化,避免风险事件发生。

  除了完善风控大模型外,在沈佳庆看来,银行还需要对小微企业的经营特征有深入了解。如有的地区企业杠杆率偏高,存在较多联贷联保情况,需要重新设计该区域的杠杆变量、互保变量等。制定额度模型过程中,由于小微企业财务报表本身可参考性不强,需要利用更多税票数据、产业研究、产品研究、区域研究、电费产值比等来还原财务数据。

  邵科建议,在税贷业务中,数据整合能力有待提升,亟须进一步打通各信息渠道;授信评价模型有待优化,亟须根据形势变化更加准确判断小微企业的风险状况、核定授信条件,并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门槛,扩大覆盖面和深度,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风险控制能力有待强化,亟须进一步提升风险识别和化解能力,保持资产质量稳定。

  未来,商业银行还要探索和设计更多适应小微企业场景的产品与服务。沈佳庆认为,一方面,应加快建设和完善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在现有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纳税、社保和公积金缴纳、水电气费等信息归集共享基础上,打通并接入更多数据源,构建更全面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库;另一方面,未来商业银行都能以合理成本获取大量企业数据,那么面对数据“金山”,商业银行如不能培养过硬的、针对多源异构数据的分析能力,在小微企业融资领域将非常被动。无论是自建分析模型,还是与外部伙伴开展合作,怎样借助包括AI在内的前沿技术,有效利用数据、优化授信模型,使面向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业务实现成本、效益和公益性的平衡,将成为各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

责任编辑:李桐

【编辑:林俊冰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cmmrmed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版v1.5.2 app下载